-
名稱:
高傳棋老師_中華商場裡的內需市場與特別店家
-
創作者:
王雯婷
-
媒體類型:
聲音
-
簡介:
中華商場裡面有雜貨店、水電行、油漆行、 三輪車、 門窗紗窗、腳踏車的修理店,做廣告招牌、壓克力的店家也不少,甚至有賣黃牛票、三七仔、皮條客、兜售號稱外來的舶來品(假貨)的店家,但是這些店家通常都沒有招牌,都藏在三樓上去的天台那邊,這些是屬於比較少被人提及的店家,那吃的東西也是有這樣的區別,這些就是比較是提供在地內需的產業,比較不是觀光客會去的地方。這些店家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一家。
通常中華商場很多二樓的商戶, 他們在買二樓時就連同三樓一起買下,因為二樓跟三樓之間裡面有一個內梯可以互通,在上去就有一個天臺(頂樓),就不需要透過公共樓梯進出,比較有隱私性。
像小畢的故事、戀戀風塵那個年代的電影,裡面就會講述在那個時期上來台北打拼的日子,很多人剛上來台北時都會先弄一台摩托車不拖車,然後上班的時候就會把摩托車放著,很多車子會被偷,龍山寺那附近有很多專門銷贓的店家。 那時候去中華商場 不會因為只是缺個小東西 就去, 因為附近車子很難停, 加上 車子很容易被偷, 所以如果有去中華商場都會把所有需要的東西一次買齊, 所花費的時間大約在4小時左右。
中華商場最好的時期是80年代到快拆遷的那段時間,然後那個時間中華商場幾乎每一家都在賣舶來品,那時候最頂端 nike的水貨 以及日本進口sony的walkman, 都在中華商場買得到。民國七十幾年時候一台 walkman 要價三萬五,當時公務人員的薪水一個月僅7000多塊。那一臺整台都鐵做的, 當時塑膠還不普及, 最早的水貨都從中華商場開始的,中華商場比較人蛇雜處,假日買東西吃東西的人比當地的住戶還多,棟與棟之間都是利用天橋串聯起來的。
採訪地點:台北水窗口子
採訪人:翁健鐘、李佳穎、沈孟穎
受訪者:高傳棋
時間資訊:14:00
採訪日期:2019年 3 月 18日 -
關鍵字:
水電行 電子業 隨身聽
-
時間資訊:
採訪時間:2019/03/18
-
原件著作權註記及使用限制: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
影音檔案:
-
原件權利人:
梭夢創意
-
原件權利人email:
高傳棋老師_中華商場裡的內需市場與特別店家
37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