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住混合的建築配置

590 views

中華商場建築平面配置於設計之初規劃為店舖/居住單元、服務性空間與動線空間,店舖/居住單元面寬2公尺,樓高4.1公尺,室內深度依據上下樓層分為4.5公尺(一樓)與6公尺(二、三樓)兩種單元規格.每單元設有小閣樓,可作住家或儲藏之用)位於一樓之店舖/居住單元臨路面分別設立背靠背之雙單元,外設不落柱之3.5公尺之公共走道,二、三樓則是緊鄰單元之3公尺風雨走廊.再加上廁所、垃圾室等服務性空間組成住棟.住棟形式又可區分為中央服務空間型(將上述服務性設施配置於住棟中央樓梯位置),與兩側服務空間型(將服務性設施配置於兩側樓梯位置)之空間形式.據訪談者稱長棟者中間配置中央樓梯、公共廁所與公共垃圾室(如忠棟、信棟、義棟、和棟與平棟),短棟者則兩側配置樓梯與公共廁所(如孝棟、仁棟、愛棟).

參考資料:

殷寶寧、陳宇玨(2016)〈建築現代性的想像以及終結:中華商場的誕生與死亡〉,《建築學報》,台北:台灣建築學會,p.8.

Submi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