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柯雅芸
中華商場從北門中正路口,一直延伸到小南門,總計有八棟建築物,共有1644間租戶,並以八德為命名,冠上「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寓有發揚固有道德、激勵復國之意,並在建築物加上「1」至「8」的阿拉伯數字,用來辨別。在每座商場上的紅字標題「中華商場」,是由臺灣省政府主席周至柔題字,而每棟的忠、孝、仁等字,則由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總司令黃杰題字。
中華商場八棟建築物長度並不相同,會有這樣的規劃,是為了配合每個路段街口做劃分,孝棟位洛陽街到開封街之間。中華商場最大優勢就是位在台北車站附近,台北市南來北往的公車皆會匯集在台北車站周邊,根據台北市聯營的公車路線,在189條路線中,就有55條會經過中華路,每棟都有直接停靠在商場那一側的公車站牌,其中孝棟有3班公車會直接停靠。
孝棟與忠棟都以電器、電腦軟體、電子零件、電動玩具相關產業聞名,堪稱國內最大的電子產業集散地,在民國74年以前,台灣依舊處在動員戡亂時期,一般民眾不可製造或擁有無線電設備,若警備總司令部抓到,將會以「匪諜」、「影響國家安全」等重大罪名起訴。這時很多的真空管是屬管制品,購買者都須以身分證登記並造冊存檔,但只要認識特殊的管道就可免除這層手序,早期許多年輕人、老人、音響業者會到此購買電子零件組裝音響、收音機、土砲(CB無線電機),許多老兵更藉由自行組裝的收音機,收聽到來自家鄉的廣播,一解鄉愁。到了後期,電子產業以隨身聽最受年輕學子歡迎,其中最知名的SONYT Walkman,更是5、60年代的人津津樂道的共同記憶,後來電腦軟體、電動玩具急起直追,掀起一波波搶購熱潮。
雖然中華商場管理辦法當中有明文規定「商品不二價」,但青少年都知道在中華商場不殺價就會吃虧,商品的定價完全是在店家爽或不爽之間,因此年輕人可以以低於市價的價格買到電器或音響,卻也因此引來原廠商抱怨,抗議中華商場亂開價碼。
在忠棟、孝棟二樓也有不少玉器、古玩的店面,這樣的產業一直延伸到仁、愛棟,形成另一種風景,另外一樓在面相鐵道的那側,從孝棟一路延伸到信棟的訂做制服店面,也是台北青年學子的共同記憶。此外,位在孝棟的店家有南光喇叭、亞哥音響、壽人醫院、籟好音樂器行等……
孝棟在民國81年10月23號拆除完成,目前位在西門町中華路上有名的電動手扶梯天橋,其位置就在過往中華商場孝棟的位置上,故以孝棟外觀為範本,以此紀念中華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