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嚴勳業
真北平餐館位在中華商場義棟二樓,中華商場拆除時仍有二十餘間鋪。真北平以北方小吃以及北平片皮烤鴨聞名,其他小吃如軟兜代粉(鱔魚燴冬粉)、合菜戴帽與京醬肉絲佐上荷葉餅、烙餅,或是小米粥及花素蒸餃就可以讓老鄉果腹又飽嘗思鄉味。而真北平的侍女各各都有片的好本領,不必等到大廚到桌邊服務,配上燒炭銅鍋的酸菜白肉鍋搭上涼拌白菜心,芥辣西芹,的確是大宴小酌的好去處。
真北平餐館的創辦人為知名的抗日游擊隊司令張體安,張將軍民1897年(民前15年)生於河南省博愛縣,1947年曾於豫北參加湯陰保衛戰。國府遷臺後,為照顧妻子與二個隨他來台的兒子,在中華路棚戶區開設真北平維生。在中華路棚屋整建時期,被整建委員會指導會報譽為「游擊英雄,剿匪抗日,著有功勛,體格魁偉,聲如洪鐘,他的口號是擁護政府決策,每次繳費,都率先提倡導,名之為楷模代表,誰曰不宜!」。[1]
由於張將軍官拜將軍,來台麾下無數,據當時跑堂的服務生說,真北平遠近馳名,不單單在其菜餚物廉價美,許多時候張將軍一見麾下老友來訪,就體察下屬辛勞,常常少收餐費。張將軍好客爽朗的個性,張家的公子後來也投身從軍,兩父子豪邁好交友,也許是使真北平為人津津樂道的原因,也算是當時大餐館的異數。
而張將軍急公好義不僅於此,1966年與王宗山、郝立緒、李鴻超、張逢喜四位黨國元老,共辦創校明新工專(現明新科技大學),四位先生籌備創校之初,均在真北平開會籌劃。[2]
真北平在中華商場拆除後歇業,後來由當時幾位傳承菜餚技藝出師的本省學徒商量重新頂了招牌,於下個世紀初寧波東街重新開業。2000年開始的第一個十年,許多位在西城區的外省菜館不敵老者凋零、西城區的經濟蕭條與餐飲業從夜勞動的苦楚而歇業。
後來寧波東街的真北平掌櫃大姐也說,店主和客人之間的情誼關係,使得真北平更像是一家聯繫交往關係的場所,真北平的確也解了鄉愁的饞,使得客人對真北平的滋味更加懷念。也許此時吃得並不是烤鴨,而是好客和熟識間的情懷。
圖 海爸的隨興紀錄
[1] 中華商場整建委員會,1961,台北市中華商場整建紀實。P.58。
[2]張紹鈞,2014〈永恆的懷念〉刊於 明新新聞103:4 版。2014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