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昌牛仔服飾,1979年進入中華商場設店,承租孝棟的店面,當時的行情是一個月租金2至3萬元,後來於1981年年承接愛棟原店家的店鋪,拆遷後,前往西門町武昌街繼續營業。
鴻昌主要銷售流行服飾,閣樓作為倉庫或午休的地方。無法站立的狹小店面,是中華商場的特色,為了把空間最大化,店家會盡可能擺滿商品。門口有一個燈箱招牌,到了晚上才會開燈,中華商場在全盛時期,幾乎燈火通明,後期市府為了街容整齊,向店家宣導希望能拆除不齊的招牌,但許多店家沒有照做。鴻昌商品多元,客群囊括全年齡,高腰、直筒、緊身、喇叭褲都是受歡迎的商品。當時的店家,睜開眼睛就在做生意,打拼的程度超乎現在的想像,甚至早上七點半開店,只為了多賺一點錢,有些趕著去台北車站經過旅客,路過就會多看兩眼,順便購買商品。在1992年拆遷最後關頭,為了要出清商品,鴻昌開始擺攤馬拉松,頭兩棟拆遷後,就趕快到往後兩樓擺攤,店面往後搬,短暫進駐2至3天,賣到不能賣為止,剩下就丟路邊。
中華商場販賣服飾的店家相當多,鴻昌左邊也是牛仔褲,右邊則是西服,林女士兼學打版,幫客人改長短,店家大部分都是夫妻檔在顧店,是知名作家吳明益的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