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五十年四月一日,新建中華商場竣工地,沿鐵路之東側,北起北門口、南止小南門,分為八區,為居高三層、為室總一千六百四十四間、為住商總一千六百九十戶,工程所費計新臺幣四千七百三十三萬五千八百四十五元,歷工作天一百八十日。經始自四十九年八月十六日,於是通衢夾道、鱗比修潔、暢貨裕求、咸樂其居、熙攘往來、不見紛雜矣。先是大陸赤禍,作來臺者眾,臺北市政府委由警民協會,於北門至小南門間,路名中華,適當鐵路所穿,就兩側之餘地,成臨時房屋以庇流人,以安生計十載,而還養息滋庶,旁出增構,有損觀瞻。樞府撫群勤治,乃令行政院飭臺灣省政府、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協同有關機構,督求改建。總司令黃杰上將,承布德意、廣納輿情,議凡臨時房屋,位於鐵路以西者,悉拆除路,以東者亟加改建兩側原住戶,分攤建築費,商場成皆遷入。至公至平,毋使觖望。四十九年三月案奉臺灣省政府周主席至柔,依議決定,轉奉行政院陳兼院長誠,核准施行,令派臺灣省政府委員會臺灣警備副總司令李立柏中將董其事。四月設決策總樞整建指導會報,李中將為委員兼召集人,下設整建委員會,臺北市市長黃啟瑞兼主任委員,內設行政、工程、督導、監察、財務各一組,籌維者,處劃周密、激勵廉能;職司者,專心圖成,咸能履及。時無曠廢、財無虛糜,可謂利民奉公,一舉而二善備矣。工程得興業,建築師趙楓、顧授書兩工程師,精心設計,美煥堅適。承建由陸根記營造廠,廠主陸根泉商譽久隆、施工盡力,凡事見其成者、莫不樂與之慮、始莫不難。中華商場新建之始末,其詳有案牘,在茲著大略刊諸石,全體執事銜位名氏,並題如左,俾後來志,市政建設者有資考焉。
臺北市中華商場整建指導會報
委員兼召集人臺灣省政府委員臺灣警備副總司令李立柏中將,委員臺灣鐵路管理局前任局長莫衡、現任局長陳舜畊、臺北市市長黃啟瑞、臺北市議會議長張祥船傳、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參謀長包烈中將、政戰部主任王超凡中將、副參謀長董熙少將、臺灣省警務處處長郭永、中國國民黨臺北市委員會主任委員羅正亮、臺北市政府主任秘書侯暢、臺北市警察局局長潘敦義、臺北市社會局局長李蘊權、臺北市工務局局長林永倉、臺灣警備總司令部保安處處長劉醒吾少將、警備處處長張式琦少校、後勤處處長張俊上校、保安處副處長李競俊上校。
臺北市中華商場整建委員會
兼主任委員臺北市市長黃啟瑞,兼副主任委員臺灣警備總司令部保安處處長劉醒吾少將、臺北市警察局局長潘敦義,臺北市工務局局長林永倉兼總幹事、臺灣警備總司令部保安處組長傅信才上校委員,居民代表龍華里里長尹毅、延華里里長李祥生、王性德、王振先、王喜釗、王新民、汪家杓、李啟光、宋稚慶、張福根、張體安、黃清墩、劉德書
中華民國五十年四月一日臺北市中華商場整建委員會勒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