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嚴勳業
1962年1月28日,農曆正月年前的一週,由全國工業總會籌劃的工業新產品示範展覽在中華商場和棟的南端二樓揭幕,和棟南端原建築改建為展覽會場,其中三分之一為陳列部,三分之二為銷售部。展期共六個月,由兩週為一期,輪換展示各式產業新產品,開幕展期展出塑膠及玩具產品,並由紡織產品接棒。[1]

圖為美援會副主委尹仲容在中華商場推廣「麵食月益運動」會上致詞說:「希望大家多吃麵食」
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束雲章出任展覽主任委員、美援會秘書長李國鼎出任副主任委員。束雲章特別提及本次展覽型態與過去的國貨中心有所不同。除了介紹我國新興的工業產品外,推廣新工業產品的最佳方式就是展覽,並且同時引進國外的新產品,以提高競爭力。束主委指出本年是外銷年,並須在理解國外市場的招商與產業環境下才能達成外銷的目的。
考試院長莫德惠在參觀第三展期食品展時,強調我國目前食品及紡織工業的優勢,特別是罐頭技術的進步和大陸匪區簡直是天壤之別。[2]而美援會主委尹仲容和束主委則推廣麵食有益運動,希冀國人以麵食為主食,米食為副食品。並束束主委之言為例,認為麵食之人比食米者更為強壯。[3]
中華商場作為機關展覽會場已非頭一例,在前一年中華商場建成之初,中華商場店鋪經商的家數並不如原本預期,在各部會的協調下,中華商場的新建建築是自由中國重要的政治與國家建設的象徵,接下來的篇章說明中華商場國貨推廣中心的緣由
中華商場國貨推廣中心
1961年民國五十年被當局列為自由中國觀光年,當局視中華商場的建築為最雄偉壯觀的建築之一。然而1961年中,中華商場仍有558間鋪位未營業,中華商場整建指導會報決議,將集中調整權做國貨推廣中心的陳列推廣場所,並由該中心之推廣單位支付租金。[4]的店家1961年10月8日在全國工業總會發起舉辦下,於中華商場信棟三樓設立中華商場國貨推廣中心,並於信字區樓前舉辦揭幕典禮。在國貨推廣中心主任兼委員束雲章的主持下,由經濟部長楊繼曾與臺北市代理市長周百鍊揭幕,旋後由時任行政院副院長王雲五剪綵。王副院長致詞時特別強調如今國貨的品質已經可以與舶來品媲美,但由於民眾認為有英文包裝的商品質量較高,他呼籲國人同胞多加支持消費國貨以基礎建設生產報國的機會。王副院長在參觀二樓銷售處時由台語名星方紫致贈利台工廠所產的「非肥皂液精」一瓶。國貨中心特別強調:商品不二價、商品標準化、與待客有禮貌為此次展期重點。

王副院長雲五(中)主持中華商場國貨推廣中心剪綵揭幕禮,旁為臺語影星蔡麗華方紫二小姐。
[1] 工業新產品示範展覽昨在臺北中華商場正式揭幕形態內含與過去不同。民聲日報,1962年1月29日,二版。
[2] 新產品示範展覽莫德惠院長前往參觀。民聲日報1962年3月1日,二版。
[3] 工展會積極展展開麵食有益運動,民聲日報1962年3月5日,二版。
[4] 國貨推廣中心 明舉行揭幕禮首批參加廠商達卅餘家。聯合報1961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