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商場巡禮 臺灣民聲日報 民國52年05月27日_4版

441 views
中華商場巡禮  臺灣民聲日報 民國52年05月27日_4版
  • 創作者:

    臺灣民聲日報

  • 媒體類型:

    圖片

  • 簡介:

    臺北市中華商場的第七棟原來生意就不太好,除了樓下一段層有幾家不死 的小商店外,對常作為各種展覽會場之用,最近因為沒有商品展覽會展出,該段的樓上房間都空閒了起來,因此,那些在 鬧區中不務正業的無業流民,到了晚上就躲到上面的房間中去過夜了。
    而最近這些地方卻成了事非的發祥地了,往往有許多太妹太保們在外邊玩到深夜不歸,就三五成群上了樓,用廢報紙舖到地上,男男女女的混雜睡下去了,於是,流氓便乘機上去敲詐、威脅、迫淫等等情事不斷發生,也有許多初次誤入歧途的少女們在此地失去了她們終生的幸福,也 有些無知的青年在這裡挨了刀子。
    臺北市的房租有個反常的現象,有許 多地方建造了許多房子,而後有人住,即 無人去買,也無人去租,但價格並不貴。可 是營造者卻仍然不停的在造,這種現象多發生在中和鄉,三張犁、六張犁與双園區一帶,可是有些地方環境既髒,房子又破,而且水源又不夠,房價又昂,但居住的 人卻特别多,如:延平北路的蘭州街、迪化街及重慶北路三段一帶之地方,這可能是因為交通與人群的自然趨勢原因了吧?
    最明顯的是臺北市的中華商場,雖然有八棟,但真正能够利用而作為商場的地方也只有忠、孝、仁、愛、信等五棟的樓下而已,其他的三棟以及中、孝、仁、愛 ·等五棟的三樓,都成了住宅區,甚至於空閒了兩三年之久,而無人問津。
    因此,中華商場一帶的生意,自從改建之後,並沒有以往那麼興隆了,尤其是靠近火車路一邊的樓下地方的小商店,生意更差,每天只能聽到無數次的火車通過聲,所以這一帶的真正商業區只是孝、仁、愛、信、義等四棟樓的樓下,而靠着鐵路另一 邊的商店。
    中華商場原來是臺北的違章建築,中華路也是亦謂臺北市的盲腸地帶,改建為中華商場之後,盲腸耐腐爛地方被割除了,但 是實質問題仍舊存在著,由表面的腐爛而轉變了內部的腐爛了,原來的中華路只是 一間間的茅草與不整齊的違章建築,而現在卻成了高樓大廈式的現代化毒癌了。因為私娼戶與地下舞廳在此相繼出現。
    中華商場的第六、第七、第八三棟的樓上,最近又出現了地下舞廳與黃色咖啡館, 因為位置設在高高的三層樓上,不大被人所注意,但是却成了都市中的毒癌,糾紛的產生地了。
    這些舞廳在外表上看起來不像是舞廳,到了晚上就成了男女婆婆起舞的地方了。而且更有些咖啡館兼作私娼館,內設有服務生,專供客人闢室幽會的,幾乎成了公開的私娼寮。
    中華商場雖興建後使用的時間並不久,但其破舊的情形却很難看,二樓、三樓 的牆壁上走廊上,到處都是髒汙一片,在興建時所有良好設備卻被一一破壞,三樓成了貧民住宅區,小孩子到處便溺、唾涕糞便、廢紙屑、垃圾到處都可看見,雖然在外表上看起來是三層樓的大厦 ,但內部卻腐污不堪。
    中華商場每棟的兩端,均擺滿冰菓攤販,以及小吃攤去活動車子,不但有礙瞻觀,而且水果皮丟的滿地,紅頭線身的大蒼蠅到處亂飛,弄的烏烟瘴氣。靠近鐵路邊的一面走廊上,還時常有些無業游民在聚賭騙錢,藉以斂財,花樣百出,吆三喝四的叫囂不停!

  • 關鍵字:

    中華商場 治安死角 和棟

  • 原件著作權註記及使用限制: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 原件權利人:

    臺灣民聲日報

Submi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