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作者:
中時晚報 張嬋如(中華商場特派員)
-
媒體類型:
圖片
-
簡介:
張嬋如(中華商場特派員)
再見了!中華商場
報上說中華商場今天拆除,寫這文章時,天未泛白,不知道進行的過程是否順利? 昨天騎車經過那裏,橫七豎八的抗議布條,四處散置的猶如輓聯,店家門打包的打包,拍賣的拍賣,一切景象比以往更為零亂。沒有停下車、走它個 「最後一趟」,也沒有趁機去搜購低價出售的商品,車緩緩駛過,眼神向它說聲:再見!我的朋友! 「中華商場和我的記憶有比較明顯關聯,是上了專科以後。在沒有升學壓力的情況下,我們這些「毛孩子的生活,像團團繩節被鬆開了般,那時 ,東區尚未「鼎盛」,同學們下課後,西門町這一帶,便成了我們閒逛的最佳場所。 「穿著商場裡訂做的「騷包」制服,超短的卡其裙、不開叉,合身的白上衣,塞在繃緊的短裙裏從第一棟走到最後一棟,沒買什麼東西,卻因為不想早早回家,而覺得「壓馬路也心甘情願。晃著晃著,有人晃出了愛情,自此以後成雙入對;有人晃 出了自己的喜好,音響店、唱片行,流連忘返!零用錢以最快速度向店家報到!「想起昨晚有個報導,訪問個專欄作家,問他對中華商場即將拆除有何感想?他說:「中華商場是許多人初戀約女朋友的地方,商場拆了,好像那站在站牌旁等待的女子,也從記憶裏消失了。」 對我來說,中華商場的結束,消失在大腦的記憶區裏,不光只有愛情;還有無數細細瑣瑣的一切,無法言盡!儘管它那既混亂而又熱鬧的矛盾環 境,始終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他們卻能存活如此長久!「電視新聞、報章雜誌,不斷報導政府和住戶之間有關拆遷的爭議,到底是誰有理?又是誰理虧?光從媒體上得來的消息,很難令人作出判斷。不禁想起,前陣子南京東路提的公車雙向道,不也在施工後不久即告「流產」 ?上面的保證,實在讓人有點「怕怕」;「眼看他樓將塌」,但望拆除後的中華商場,能有一片美好遠景。 再見了!中華商場! -
關鍵字:
中華商場 拆除 抗爭
-
原件著作權註記及使用限制: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
原件權利人:
中時晚報
中華商場拆除前夕感言 中時晚報 民國81年10月21日_15版
42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