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商場的最後一夜19921019_如果有帶腳架,然後長時間曝光的話,效果應該會更好

440 views
中華商場的最後一夜19921019_如果有帶腳架,然後長時間曝光的話,效果應該會更好
  • 創作者:

    張哲生提供

  • 媒體類型:

    照片

  • 簡介:

    此圖為中華商場拆除前最後一天站在連接第三棟(信棟)的天橋上所拍攝之情景,在中華商場營業的最後幾天,無論白天或夜晚都湧入大批人潮,除了來此緬懷過往的回憶、拍攝照片,也想趁此機會採買撿便宜。由畫面上所見的前三棟建築,忠、孝兩棟多為販售家用電器、音響、電子零組件與電腦及其週邊設備的店家,仁棟和愛棟則是玉器、民俗藝品、古董、古玩、字畫、郵票、古幣蒐集等商家為主,但在騎樓下也有些兜售成衣的攤販。
    中華商場從臺北市北門忠孝西路口至小南門,依道路區分為八段,興建八棟建築,全長1,171公尺,有1,644個小店面,於1960年8月16日正式開工,1961年4月22日啟用,是當時臺北市最新也最大的百貨商場。1971年連接前六棟二樓與各街道的人行陸橋陸續開放通行,也讓中華商場與西門町的消費人潮結合。
    中華商場興建之因是原本在鐵路兩旁臨時搭建的棚屋有礙市容觀瞻,為整頓市容才拆屋建立新式商場,當時以預繳租金方式建屋,因此其所有權仍屬臺北市政府。1990年代為了改善市區交通與都市更新之需要,在黃大洲擔任市長任內決定拆除,拆除前有少數人進行較激烈的抗爭,但關於住戶的補償及安置措施後續也衍生許多問題。中華商場的拆除工程於1992年10月20日上午開始進行,直到30日下午最後兩棟拆除完畢,共歷時11天。

  • 關鍵字:

    拆除 張哲生 中華商場最後一夜

  • 原件著作權註記及使用限制: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 原件權利人:

    張哲生粉絲專頁

Submi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