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作者:
張哲生提供
-
媒體類型:
照片
-
簡介:
此張照片拍攝於西元1992年10月19日,即中華商場拆除前一晚,店家仍然堅持營業到深夜,趕在吹熄燈號前搶購特賣商品、囤貨或見見陪伴多年的「朋友」最後一面的人潮也不減。畫面中的香港西服名店,是當時訂做西服與學生制服的地方,招牌下方貼滿紙條,寫著接受訂製制服的學校名稱,如建國中學、松山工農、育達商職等。
清代以來臺灣人的衣著以長衫為主,男性留有髮辮,正式場合會穿著長袍馬褂,1895年臺灣進入日本統治時代,正式場合穿著西裝的觀念逐漸普及,1920年代以後,西裝成為衛生、文明、進步的象徵,1949年國民政府因國共內戰,退至臺灣,帶來了上海租界的作派,西服仍舊受到達官貴人的青睞,可謂代表相當的社會地位,一般民眾也會訂製廉價西服,中華商場的西服店則是早年臺北人的首選。有趣的是,當時人們普遍穿著的大防風夾克、大圓眼鏡,到了2019年的今日又再流行回來了呢! -
關鍵字:
張哲生 中華商場最後一夜 拆除
-
原件著作權註記及使用限制: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
原件權利人:
張哲生粉絲專頁
中華商場的最後一夜19921019_香港西服名店
46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