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作者:
高傳棋提供
-
媒體類型:
文件
-
簡介:
此照片出自於《台北市中華商場整建經過紀實》。中華商場前身為安置中國各省難民的竹造棚屋,西元1949年國民黨政府遷臺,市府委託警民協會,在北門到小南門間縱貫鐵道兩側空地搭建三列棚屋,臨時安置隨軍來臺的大量中國移民,讓他們可以居住及擺攤營生,而後在此寄居的人愈來愈多,棚屋也被住民隨意加高擴大,變得參差不齊、破爛不堪,衍生治安與衛生問題,遭評為臺北市的「盲腸」。
為了整頓市容,臺北市政府於1960年拆除違建棚屋,將該處原地改建為住商合一的商場,改建工程的進度相當快速, 1961年4月22日,八座連棟水泥的三層樓建築正式落成啟用,起自忠孝西路、迄至愛國西路,以「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命名,總長1171公尺,總共可容納1644個租戶,過去的雜亂棚屋違建群,搖身變為大臺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公有綜合商場。 -
關鍵字:
台北市中華商場整建經過紀實 棚屋 中華路
-
原件著作權註記及使用限制: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
原件權利人:
高傳棋
台北市的盲腸
414 views